截至10月7日,西北油田雅克拉凝析氣田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160億立方米,銷售148.86億立方米。其中,向西氣東輸管網供氣52.56億立方米,向南疆供氣96.3億立方米,有力促進了新疆當地及沿線經濟社會的繁榮和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積極貢獻。
雅克拉氣田作為中石化最大的整裝凝析氣田,是西氣東輸和氣化南疆的核心氣源地,地質構造復雜,具有高壓、高產、中含二氧化碳的特點,開發中面臨著反凝析、水侵和井筒積液等一系列世界性技術難題。
雅克拉氣田2005年全面投入開發以來,技術人員綜合應用凝析氣滲流實驗和開發動靜態資料,參考國內外同類氣藏開采方式,持續開展技術攻關,獲國家發明專利14項、科研成果54項,行業標準1項、企業標準7項,逐步形成了以提高凝析氣藏采收率為核心的7大系列配套技術,反凝析控制和邊水均衡推進控制兩項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氣田高效開發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被評為集團公司“十三五”高效開發油氣田。
目前,雅克拉氣田下氣層采出程度64.5%,整體采出程度53.9%,居國內同類氣田前列,成為凝析氣藏衰竭式開發的標桿。
雅克拉氣田設計穩產期10年,如今已全面開發17年,實現穩產期15年,目前氣田水侵和井筒積液日趨嚴重,治理難度逐年增大。“十三五”期間,該廠技術團隊加強基礎地質研究、氣藏動態分析和建模數模一體化研究力度,多輪次進行全藏精細描述,深化了隔夾層展布及封擋性研究,將地層解剖成“千層餅”,由上中下3層細分為7小層,再由7小層細化為16個層。利用建模數模一體化技術,迭代研究剩余油氣富集規律,指導全藏上下層系調整、東西部開發調整,構造高低部位采速優化,利用水體能量實現均衡開采、立體開發。
通過老井潛力排查,綜合氣測錄井油氣顯示、測井解釋、儲層物性、構造落實等多方面資料分析,對一批長關井進行測試評價,先后在雅東1區塊和古近系獲得突破。今年以來,共部署投產新井7口,日增氣17萬立方米、日增油近400噸,建成年產超20萬噸油氣規模上產陣地。
對主產層系實施流場調整,今年以來累計實施邊部排液2井次,控制采速5井次,區塊遞減明顯減緩,天然氣自然遞減23.2%,低于年初預測的36.5%。積極探索應用氣舉排液采氣技術,近兩年成功復產停躺井16口,累計增產原油1.41萬噸、天然氣6735萬立方米,創直接經濟效益1.03億元。
日常管理中,他們將氣井分為高產井、見水井、低壓井、停噴井等四類,分類分級施策。針對低壓井壓力持續下降、低壓氣無法進站的難題,研發多功能閥組工藝,實施低壓流程改造,使低壓氣井自噴生產周期延長1-3年。針對不同井及同一口井的不同生產階段,分別采取少動慢控、提前預判調整、及時調控、持續優化、工藝改造等措施,對癥下藥,一井一策,延長氣井全生命周期,實現凝析氣藏高效開發。
目前,雅克拉氣田共有生產井47口,累計產量超過億方的井23口,自噴期十年以上的“長壽井”18口,成為氣田持續穩產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