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百姓安危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多次對燃氣安全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3月,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治理。山東省紀委監委把這一工作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納入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小切口”,組織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堅決保障相關工作有力有序開展,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盯緊主體責任、監管責任落實,強化責任、形成合力、同頻共振
走進山東省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治理工作組會議室,墻上兩張掛圖格外引人注目。一張是“2024年十大攻堅行動進展情況表”,另一張是“2025年‘八項重點任務’進展情況表”。在今年的進度表上,全省及各市各項任務的整改率、完成率、落實比例等數據一目了然。
山東省燃氣行業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點多、線長、量大、面廣”。全省城鎮燃氣用戶數量3100萬戶、管網總里程31萬公里,均位于全國前列,化解存量風險、防范新增隱患的壓力長期存在。
“燃氣安全主要涉及管道天然氣和瓶裝液化石油氣兩方面用氣安全,包括燃氣管道設施、燃氣廠站設施、運維管理體系、用戶端等4類安全內容。通俗來說,就是從幾十萬公里的管網設施,到幾千萬家的‘瓶、管、灶、閥’,都要盡力以萬全之策保障萬無一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李曉軍介紹,2024年以來,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督促下,通過組織企業全面自查、市縣評估檢查、市級交叉互查、省級抽查,全省共完成21.3萬公里市政庭院燃氣管道、3600余座廠站隱患排查任務,完成管道更新改造3605公里。
“燃氣與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關鍵基礎設施共同組成城市生命線,重要性不言而喻。”李曉軍表示,無論是隱患排查、更新改造,還是全鏈條整治、監管職責落實,都離不開職能部門聯動、層層傳導壓力。紀檢監察機關的有力監督,進一步強化了責任落實和協調聯動。
2024年4月,山東省紀委監委印發通知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緊盯主體責任落實和監管責任落實,加強監督檢查,嚴肅執紀問責。
“解決好燃氣安全這類民生問題,既是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強政治監督的具體體現。”山東省紀委監委第三監督檢查室主任莊斌表示,要盯緊兩方面責任落實,一是盯緊主體責任落實,督促地方黨委政府把治理作為“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二是盯緊監管責任落實,督促住房城鄉建設、公安、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強化執法監督,堅決糾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表面文章、敷衍應付等形式主義問題。
“紀委監委要做的是透過業務看政治,就是要善于通過發現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履職中的業務問題來透視背后的責任、作風問題,甚至是腐敗問題。”莊斌說。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將城鎮燃氣安全作為重點民生實事,加大問題線索調查處置力度,截至2025年6月,共嚴肅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170件,立案86人,給予組織處理107人、黨紀政務處分85人。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山東省紀委監委駐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紀檢監察組組長李臻說道,“從上游氣源到下游用戶端,燃氣使用涉及環節多,安全隱患點位多。整治工作由住建部門牽頭,共涉及18家職能部門。橫向部門多,容易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縱向層級多,一旦壓力傳導不到位,就會出現上熱中溫下涼。難點就在這兒,我們要‘破’的首先也是責任傳導問題。”
李臻的深切體會是,要以高效貫通協同的監督體系來保證責任的有效落實。一是強化責任,以壓力傳導破除部門履職理念慣性。該紀檢監察組及時跟進落實上級要求,制定監督方案,督促職能部門以政治眼光審視問題本質,以壓力傳導穿透責任鏈,形成“責任壓實—過程管控—制度升級”閉環。二是形成合力,以橫向協同破除部門履職不暢壁壘。強化“組組”聯動,積極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溝通協調,提升派駐監督的聯動性和穿透力,形成監督合力。三是同頻共振,以縱向聯動破除部門履職不順弊端。強化“組地”協同,深化條線監督,推行“雙派單”工作機制,上級部門與屬地單位同步下達任務清單,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促進整治扎實深入開展。
以“組組”協同監督為例。“黑窩點”“黑氣販”“黑氣瓶”流動性大、隱蔽性強,打擊難度較大。該紀檢監察組緊盯打擊“三黑”上游不明氣源這一關鍵點,與駐省公安廳紀檢監察組多次溝通會商,加強辦案協作、信息共享,推動有效解決跨區域執法難題,深化源頭治理。同時,與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實現查處燃氣用具違規銷售生產的信息共享、線索移交。
“這既是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政治任務,也是補齊行業短板的有利契機,必須堅持整體推進,一竿子插到底。”李臻說。
及時反饋,督促整改,真正做到“群眾不滿意、監督不收兵”
“從訴求內容看,燃氣開通不了或維修不及時等業務類占31.3%;燃氣使用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占15.3%……”2024年9月,棗莊市紀委監委駐市法院紀檢監察組(綜合派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發出《關于加強燃氣領域整治工作的提醒函》,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作出若干具體工作提醒。
此前,棗莊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聯合市群眾訴求辦理平臺分析2024年1至8月全市燃氣領域群眾訴求1306條,通過“收費、服務、開通、維修、安全隱患”等關鍵詞建模分析,發現問題多發區域為人口密集區域和老舊城區,問題多發類型為燃氣開通、燃氣服務、隱患整改、燃氣收費4個方面,群眾反映集中問題為強制推銷燃氣保險、隨意設置霸王條款、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等。
“我們據此明確整治重點,及時向住建部門反饋,督促燃氣企業盡快整改,真正做到‘群眾不滿意、監督不收兵’。”棗莊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王曉勇介紹,該市紀委監委對發現的9起典型問題進行嚴肅查處,處理處分11人,聯合市住建局組織集中約談2次,“回頭看”監督檢查2次,切實壓實整改主體責任。
“大數據監督幫助我們打開了工作局面。”棗莊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徐猛認為,此類監督工作通常會面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靶向問題,如何收集線索;二是監督問題,如何避免隔靴搔癢;三是評價問題,如何讓群眾可感可及。
“從燃氣領域開始,我們嘗試運用了雙層穿透分析辦法,用數據來說話。”徐猛解釋道,一方面通過分析群眾訴求內容分布,找準焦點、堵點問題,明確監督突破口;另一方面,通過分析群眾訴求即時變化情況,評估職能部門整改落實和履職盡責情況,確保監督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經過三輪分析、反饋、整改,棗莊市相關問題月均訴求量從317件降至109件,月均訴求滿意度從75%升至82%。一升一降背后,是扎實的努力。針對前期群眾訴求集中的燃氣服務和燃氣收費問題,該市紀委監委聯合住建部門推動燃氣公司提升熱線服務質量,增加6名坐席人員,增設3條呼叫線路;對安裝施工價格重新核定,戶均收費降幅15%。
“燃氣公司上門免費更換了‘安全三件套’,我們這片老小區也沒落下,非常滿意!”家住棗莊市臺兒莊區金色花園小區的季先生說。
據棗莊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員工張軍介紹,“安全三件套”包括不銹鋼波紋管、報警器、切斷閥,一旦用戶家中發生燃氣泄漏,報警器檢測到一定濃度,切斷閥就會自動切斷燃氣。此外,新換的物聯網燃氣表具有流量監測功能,也可以實施二級切斷。“對于城市(縣城)居民用戶,我們每年至少上門安檢一次,排查各類隱患,主管部門會對安檢情況進行抽查。”
“防患始于未‘燃’,安全重于泰山。”臺兒莊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該區紀委監委督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一體推進燃氣安全領域“查、宣、改、建”。在入戶安檢時,向群眾講解規范、安全使用燃氣的重要性,對發現的安全問題第一時間落實整改,同時加快建設智慧監管平臺,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制定出臺瓶裝液化石油氣配送人員“黑名單”制度,全方位織密燃氣安全防護網。
督促職能部門同向發力,把責任落實到“最小管控單元”和“最后一公里”
搭載高精度激光甲烷遙距儀的電動巡檢車在小區內穿行,可實現庭院燃氣管道車過即檢;搭載檢測設備的燃氣激光巡檢汽車,可實現戶外市政道路燃氣管網及附屬設施的檢漏工作……走進淄博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多項燃氣安全巡檢新技術裝備,令人眼前一亮。
5月26日16點37分,該公司監測系統自動彈出一則預警:張店區某物流園發現疑似工程車輛在次高壓燃氣管線周邊施工,并附有一段現場視頻。巡檢員接到派發工單后,迅速前往現場核實處理。
一直以來,第三方施工破壞是導致燃氣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極易造成嚴重后果。為提高監測預警能力,該公司創新運用了鐵塔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攝像頭的AI自動識別功能,可有效識別第三方未報備施工情況。目前,已布設8臺鐵塔攝像頭,設置85個預置點位,每處點位平均覆蓋約3.5公里次高壓管線。
“鐵塔系統每天巡檢約260余次,實現對運行次高壓管線全覆蓋。”公司總經理和景彬介紹,系統優點是不受天氣、交通、人員等因素影響,實現全天候實時監控,更穩定、更清晰、更直觀。
“城鎮燃氣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環,任何一件小事管控不到位,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帶來嚴重后果。”在淄博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張健看來,“監督的再監督”要盯重點、盯關鍵,重點盯承擔整治任務的責任單位履職情況,以及關鍵環節風險隱患的化解情況等。
去年4月以來,淄博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燃氣管道設施隱患排查、燃氣管道設施更新改造、燃氣用戶端整治提升、瓶裝液化氣打非治違等整治重點,累計開展監督檢查、聯合督導等81次,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203個。針對夏季淄博燒烤業持續升溫,張店區紀委監委、臨淄區紀委監委督促本區工作組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強化對網紅打卡地、燒烤聚集區等重點用氣場所的督導檢查和應急值班。
數據顯示,全國液化石油氣用戶數量約為管道天然氣用戶的1/5,但前者的事故發生量卻超過后者。使用不合格氣瓶管灶閥、安裝不規范、用氣環境不合規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過去,送氣工為了節約時間,往往放下氣瓶就走,留下不少安全隱患。”淄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大海介紹,“我們全面落實山東省瓶裝液化石油氣‘統一配送+隨瓶安檢+信息化監管’模式,開展液化氣經營配送集約化改革試點,督促燃氣經營企業全面落實國家實名制銷售和隨瓶安檢要求,全力守護用氣安全。”
2023年8月,山東齊燃燃氣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一家專門從事瓶裝氣統一配送的專業化公司。總經理徐立光介紹,公司已和淄博市9家液化氣廠站簽訂了合作協議,統一配送區域涵蓋全市所有區縣。
送氣工也是安檢員,隱患不除不供氣。淄博市400余名送氣工通過專業化培訓上崗,對用戶實施“定期入戶安檢+送瓶即檢”。登錄淄博市瓶裝液化氣跨部門綜合監管平臺,隨意點開一條送氣安檢記錄,12項檢查內容、5張用氣環境照片缺一不可,照片必須明確顯示現場的瓶管灶閥安全情況,且附有時間、位置水印。不僅如此,公司還實行“一人一碼、一瓶一碼、一車一碼、人車綁定”,對配送過程全程監控,實現鋼瓶全流程數據化保障,確保每只鋼瓶來源可追、流向可查、責任可究。
“問題的產生并非一朝一夕,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將督促職能部門形成合力,加強對企業的指導、監管,把責任落實到‘最小管控單元’和‘最后一公里’。”山東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說。(記者 管筱璞 自山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