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市相繼組織實施了新增1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新增千萬千瓦電能、新增20億立方供氣能力、新增5千萬平方米集中供熱能力和百萬噸污水資源化等工程,與“十五”相比,污水處理、發電能力、天然氣供應和供熱能力分別增長7.5倍、3.8倍、2倍和1.2倍,城市承載能力實現了從嚴重制約到基本適應的轉變。
城市供水方面,近年來,我市未雨綢繆,超前開發水資源,先后完成了“引松入長”一、二期工程、石頭口門水庫增容工程,為滿足城市人民生活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2006年,我市年售電量為83.19億千瓦時,2010年末達到129.59億千瓦時,電量增長達55.78%,年均增長10%,增速在全國處于中等,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靠前。
在燃氣供應方面,我市編制了《長春市燃氣專項規劃》,制定《長春市燃氣管理條例》,依法管理燃氣行業。對現有燃氣管網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對高危燃氣管網加快改造進度。燃氣企業加大巡查力量的同時,發動全市320多個社區設立燃氣安全義務巡視員,配備專業檢測工具,及時發現燃氣事故。
供熱方面,加強了供熱工程規劃的建設管理,加快推進城市供熱體制改革;加快大型熱源及熱網建設;開展節能減排,結合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實施供熱管網改造、中小采暖鍋爐房并網等工作,在有條件的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探索實施按熱量收費;在新、改建項目上,推廣供熱工程節煤、節電、節水、節地、節材的高效供熱技術。探索多熱源聯網運行、冷熱水聯供等技術改革。
城市供水方面,近年來,我市未雨綢繆,超前開發水資源,先后完成了“引松入長”一、二期工程、石頭口門水庫增容工程,為滿足城市人民生活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2006年,我市年售電量為83.19億千瓦時,2010年末達到129.59億千瓦時,電量增長達55.78%,年均增長10%,增速在全國處于中等,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靠前。
在燃氣供應方面,我市編制了《長春市燃氣專項規劃》,制定《長春市燃氣管理條例》,依法管理燃氣行業。對現有燃氣管網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對高危燃氣管網加快改造進度。燃氣企業加大巡查力量的同時,發動全市320多個社區設立燃氣安全義務巡視員,配備專業檢測工具,及時發現燃氣事故。
供熱方面,加強了供熱工程規劃的建設管理,加快推進城市供熱體制改革;加快大型熱源及熱網建設;開展節能減排,結合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實施供熱管網改造、中小采暖鍋爐房并網等工作,在有條件的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探索實施按熱量收費;在新、改建項目上,推廣供熱工程節煤、節電、節水、節地、節材的高效供熱技術。探索多熱源聯網運行、冷熱水聯供等技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