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8月21日訊(記者 王向榮)煙臺市首個重型天然氣發電項目-華能煙臺燃機發電項目一期年底前可投產轉向商業運行!1小時能生產出高達98萬度電,以炎炎夏日一戶普通家庭每天約用10度電計算,能夠滿足9.8萬戶居民1天的用電需求。
“我們現在主機設備已全部就位,輔助設備也基本完成安裝,下一步主要工作是系統管道連接以及電控電纜敷設,目前安裝工作總進度已完成約60%。”在項目現場,華能煙臺燃機籌建處工程部副主任孫銘志介紹道。
綠色基因深植項目全周期
華能煙臺燃機發電項目一期投資22億元,設計建設2臺9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總裝機容量約98萬千瓦,項目于2024年5月開工建設,今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實現年發電量14.7億千瓦時,年平均銷售收入約10億元。當項目開機后,2個機組同時轟鳴運轉,如同兩條巨龍吐出源源不斷的能量,那場面宛如一場能源的盛宴。
我們的聯合循環機組高效實現了能量的梯級利用,熱效率可達60%以上,遠超傳統燃煤機組。”孫銘志說,這是山東省“十四五”重型燃氣機組示范項目,投產后,較同等級煤電機組年可節約標煤約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6萬噸,加快推動煙臺市油氣供應、LNG接受站等天然氣產業升級迭代,為煙臺市“四大千萬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秉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將環境保護視為重中之重。通過采取降塵、灑水抑塵等措施,有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污染,讓施工現場的天空始終保持湛藍;選用消音器、降噪墻等降噪設施進行噪音防治,降低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為周邊居民營造了一個安靜祥和的生活環境;在廠區安裝光伏、微風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設施,進一步提高了能源多元高效利用,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創造重型燃機建設“福山速度”
從2024年5月項目開工的那一刻起,到如今主體結構加速成型,項目推進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而有序的協同機制在發揮強大作用。
面對37個關鍵節點,福山區創新建立“三級聯動”服務模式:省級能源部門提供政策指導,市區兩級開辟綠色通道,高新區福山園專班駐場解決爆破施工、送出工程路由等12項難題。在政企合力下,22個關鍵節點提前完成,創造了重型燃機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這種協同效應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國網山東電力量身定制接入系統方案,煙臺新奧集團和中石化保障氣源供應,一套"發-輸-用"一體化的能源保障網已然成型。
能源革命中的"調峰利器"
項目投產后,不僅將有效彌補山東電網調峰缺口,其1小時內即可滿負荷運行的快速啟停能力,更能為風電、光伏等間歇性能源提供靈活支撐,如同為新能源電網裝上"穩定器"。
這場能源盛宴的背后,是福山區以重大項目驅動轉型的探索: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共生,綠色低碳與高質量發展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區域發展的必答題。年底投產后,這個兼具規模與效率的能源項目,將成為煙臺能源結構升級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