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大灣區”瓶裝液化石油氣(LPG)行業發展研討交流會在佛山招商銀行大廈舉行。本次大會以“變革·突圍——‘大灣區’瓶裝液化石油氣(LPG)行業在能源轉型時代的生存與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大灣區乃至全國的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LPG行業在能源轉型浪潮中的發展出謀劃策。
本次大會由佛山市燃氣行業協會、深圳市燃氣行業協會、珠海市燃氣協會聯合主辦,并得到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廣東省燃氣協會的指導,以及廣州、東莞、惠州、中山、江門、肇慶、澳門等地行業協會和多家龍頭企業的大力支持。

瓶裝氣非“夕陽產業”
而是“長坡產業”
在主旨演講環節,權威專家們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中國城市燃氣協會LPG專委會主任熊偉深入剖析了我國LPG行業發展現狀,指出行業創新變革的關鍵方向,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宏觀指引。熊偉認為,瓶裝液化石油氣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長坡產業”,理應比管道燃氣更加安全,而導致我國液化石油氣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既跟行業發展格局有關,也和不當的監管制度標準有密切關系。例如,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相關技術標準對LPG室內存放的要求低,而對室外存放的標準要求太高,安全間距、建筑結構、電氣防爆、泄露切斷、機械通風等條件均有嚴格要求,過高的標準使得大部分餐飲用戶的合理需求難以滿足,只能采用鋼瓶各家各戶室內存放、自行管理的方式,一旦發生泄漏,容易形成爆炸條件,增大人員傷亡風險。目前,我國液化石油氣正在進入轉型發展的瓶頸期,農村市場或將比城市更有前景。

圍繞“瓶裝液化石油氣行業在能源轉型時代的生存與發展”這一核心話題,參會代表們各抒己見,從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安全管理、政策法規等多個維度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高級安全專家田長栓分享了日本LPG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從安全管理、技術應用等多方面為國內從業者打開了新思路。
佛山市住建局燃氣發展和監管科副科長李廣勇詳細解讀了佛山瓶裝液化氣“三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其創新舉措與顯著成效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借鑒。
此外,貴州省燃氣協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廣宏,中國特種設備檢測(澳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釩,分別分享了貴州、澳門兩地瓶裝液化氣行業的發展經驗。
行業“小散弱”已初步解決
但有關現象仍存在
“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近兩年燃氣事故數量已大幅下降,但較大及以上事故仍時有發生,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加強監管,在原有的整治基礎之上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整治力度。”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秘書長馬長城告訴記者,目前,瓶裝燃氣行業“小散弱”的問題已經得到初步解決,但有關現象仍然存在,燃氣企業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規范化經營,落實隨瓶安檢工作以保障用戶安全。

佛山市住建局副局長張伍告訴記者,佛山市瓶裝液化氣行業自2021年起,按照住建部和廣東省要求,實施以“建設標準化、運營規范化、服務統一化”為核心的“三化”改革。佛山通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模式,將23座儲配站整合為7座儲配站,各鎮街設1-2座供應站。下一步,佛山將通過信息化手段等方法繼續完善“六個統一”(氣瓶標識、配送車輛、員工證裝、服務標準、實名登記、入戶安檢的統一)標準。

9月20日上午,與會人員前往佛山市順德區和南海區的標桿燃氣儲配站及供應站進行實地參觀考察,深入一線,現場學習先進的運營管理經驗與設施設備應用,直觀感受行業前沿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