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飯全靠電磁爐,火力跟不上不說,一到用電高峰期還總擔心跳閘。”10月20日,家住武漢市江岸區新村街道中勝國際小區的居民王婆婆,看著自家嶄新的燃氣灶上跳動的藍色火焰,臉上滿是笑容。隨著小區天然氣管道的正式開通,期盼了近5年的“安心氣”,終于走進了160余戶居民家中。

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檢查安全通氣環境,獲得居民點贊
中勝國際小區建于2014年,是一棟商住兩用的LOFT公寓,樓下有20余家企業經營,樓上居住著160多戶居民。由于LOFT公寓層高較高、空間連通性強的建筑結構特殊性,再加上商住功能混合帶來的管線布局復雜問題,管道天然氣配套建設一直未能落地,電磁爐、液化氣罐成了居民日常做飯的“主力”,“做飯慢、成本高”成了大家共同的難題。
為能早日用上安全便捷的天然氣,自2019年起,在小區業委會的積極推動下,居民們開始自發對廚房進行密閉改造,為通氣工程做好硬件準備。“盼著改造達標,能早日用上安全又方便的天然氣”成了小區住戶的共同心愿。然而,由于商住混合帶來的復雜情況,通氣工程的“最后一公里”推進得并不順利。
群眾的期盼就是工作的方向。今年以來,江岸區將中勝國際小區通氣問題列為民生實事“攻堅項”,啟動“特事特辦”機制:由江岸區燃管辦牽頭,聯合新村街道、盛錦社區及天然氣施工企業,組建跨部門推進專班,把辦公室“搬”到小區里,全力破解通氣難題。專班一方面加快推進室外天然氣主管道鋪設;一方面重點開展居民戶內改造安全驗收——與常規住宅小區統一報裝、統一施工不同,這里的居民已自行完成廚房改造,改造標準、施工質量參差不齊,如何確保每一戶都符合燃氣安全規范,成了專班首要解決的問題。

加快推進小區燃氣管道鋪設安裝
“我們沒有搞‘一刀切’。”江岸區燃管辦負責人介紹,針對LOFT公寓層高較高、空間分隔復雜的戶型特殊性,專班邀請專業燃氣安全工程師,逐戶上門對廚房改造情況進行“專業體檢”。“LOFT上下層連通,必須先確保廚房隔層穩固、與起居空間完全隔斷,還要精確規劃出通風口大小和位置,確保滿足燃氣安全使用條件。”
針對每戶的不同情況,專班實行“改造一戶、安全一戶、確認一戶”,對發現的問題全程跟蹤整改,直至160余戶居民全部通過安全核查。“一戶一策”的精細化管理,雖然工作量倍增,卻為安全通氣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室外管道鋪設工程也在加速推進。為確保工程進度不受影響、施工不干擾居民生活,專班建立“每日巡查、即時響應”機制,定期檢查施工進度,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當了解到部分居民對管道安裝位置存在顧慮時,專班立即組織居民代表、燃氣工程師召開座談會,現場繪圖講解安全規范,及時消除居民疑慮,贏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10月,當中勝國際小區最后一批居民家里點燃了期盼已久的藍色火焰時,整個社區都洋溢著喜悅的氛圍。居民們特意邀請區燃管辦工作人員來到社區,見證這一幸福時刻,并送上錦旗表達感謝。

小區居民們邀請工作人員見證通氣“幸福時刻”,并送上錦旗致謝
中勝國際小區通氣,是江岸區“瓶改管”民生工程的重要成果。今年以來,該區聚焦商住混合小區、老舊小區等“用氣痛點區域”,全域推進“瓶改管”工程,全區已有112個小區完成“瓶改管”改造,惠及居民超7萬戶,越來越多家庭用上“安全氣、放心氣、實惠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