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從江蘇省淮安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年來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創新觸發式精準監管,堅決筑牢液化石油氣瓶安全防線。
科技賦能,打造全域“陽光”充裝系統。該局在全省率先建成使用氣瓶“陽光充裝”系統,在全市38個燃氣氣瓶充裝站點統一安裝高清智能攝像機,將視頻監控系統與氣瓶追溯信息系統深度對接,集成視頻實時查看、歷史記錄回溯、違規行為抓拍抓錄等功能,實現氣瓶充裝作業全流程“陽光化”運行。近兩年來,該局通過“陽光充裝”系統提醒糾正違規充裝行為79起,查處違法充裝行為6起。
溯源管理,把好全流程安全關口。該局重點強化燃氣氣瓶信息化追溯管理。針對存在的違規虛假建檔、“口袋碼”等突出問題,組織氣瓶充裝單位、檢驗機構逐瓶核對修正氣瓶檔案信息,按規定上傳二維碼、出廠編號、制造日期等關鍵信息照片,并指導屬地監管人員對氣瓶電子檔案及照片進行逐只審核。嚴格執行照片審核標準,對未上傳照片檔案、照片缺失或模糊的氣瓶一律賦紅碼禁止充裝,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2024年以來,該局共對18.9萬只不合規氣瓶賦紅碼,有效阻斷問題氣瓶流出站外。
創新機制,精準觸發處置風險隱患。該局創新推行氣瓶安全“觸發式”監管模式,依托“陽光充裝”“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智慧監管平臺,通過線上安全巡查實現精準化、動態化監管。聚焦氣瓶充裝領域關鍵風險點,科學設置8項“觸發式”安全指標,涵蓋充裝資質合法性、充裝作業規范執行、群眾舉報線索等重點問題。當氣瓶充裝企業觸發任一指標時,監管部門將立即啟動處置措施,推動燃氣充裝環節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對于未觸發預警且風險可控的合規企業,該局嚴格落實“無事不擾”原則,通過差異化監管方式,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實現監管精準度與企業滿意度雙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