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我國海上首個規模化特超稠油熱采開發油田——旅大5-2北油田Ⅱ期項目2月投產以來,新增動用稠油儲量超2000萬噸,日產熱采稠油超500噸,已累計貢獻熱采產量超10萬噸。剛剛投產的億噸級墾利10-2油田開發項目,新增動用稠油儲量超1400萬噸。今年以來,我國加速推進海上稠油熱采產能建設,截至目前,海上稠油熱采產量已超130萬噸,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國海油研究總院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楊仁鋒稱:“我國海上稠油熱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現已建成南堡35-2、旅大21-2、錦州23-2等多個主力熱采油田,全年產量有望躍升至200萬噸。”

作為世界四大稠油生產國之一,我國稠油資源量約有198.7億噸,現已探明35億噸,開發潛力巨大。目前,在渤海油田每年超3000萬噸的原油年產量中,非常規稠油產量占比不足3%,實現稠油儲量變產量將對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鏈接:地下的“黑金寶藏”——稠油
大家可能不知道稠油是什么,其實稠油是寶貴的石化原料,被譽為“黑色黃金”,潤滑油、潤滑脂、交通建筑行業所用的各類型瀝青,都可以由它提煉獲得。
石油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包含各種烴類、膠質、瀝青質……不同的組分含量導致了石油的顏色、性質等有所不同。稠油是顏色很深、物理性質十分黏稠、難以流動的一種石油液體。

稠油具有廣泛的用途,在工業領域,它能提煉出適用于高寒地區的低凝柴油、高性能潤滑油、電氣絕緣油;在交通與建筑領域,它是生產道路鋪設瀝青、建筑防水瀝青的核心原料。此外,其深加工產物還可作為醫藥化工行業的基礎原料,為高端化工產品研發提供支撐。
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完成安裝
8月30日,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山東完成吊裝,為我國風電向深遠海挺進提供技術支撐。

此次吊裝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由超過3萬個零部件構成,輪轂中心高度相當于50多層居民樓高,其風輪掃風面積達7.7萬平方米,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風電機組,并且實現全國產化設計制造。
安徽宿州:我國最大“火電熔鹽儲熱”項目投運
記者30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我國最大規模的“火電熔鹽儲熱”項目在安徽宿州電廠全面投運,項目的投運有效破解了火電廠的供熱發電“兩難”問題。
這里是安徽宿州電廠,我現在就站在國內最大規模的“火電熔鹽儲熱”項目上。這兩個罐體就像是巨大的“火電儲能寶”,罐體內可以容納15000噸液態的高溫熔鹽,罐內的溫度最高可以達到390度。這些熱量以蒸汽的形式通過管道輸送到周邊的工業企業和千家萬戶。

所謂“火電熔鹽儲熱”,就相當于給火電機組裝了個“熱量充電寶”,閑時存火電機組多余的熱量,忙時再進行釋放,既不浪費能源,又能應對用電和用熱高峰。項目采用390℃高溫和190℃低溫兩個熔鹽儲罐進行儲熱,儲熱工質為三元熔鹽,設計儲熱容量為1000兆瓦時。

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宿州電廠熔鹽儲熱項目負責人廖世偉稱:“熔鹽儲熱項目的成功投運標志著該項目創新突破了供熱機組熱電皆有的技術瓶頸,能夠實現機組滿額負荷下連續供熱4小時,在深度調峰30%額定負荷下實現連續運行5小時,同時對外供熱能力達410噸/小時,比原來提高了260噸/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