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以真金白銀重點支持工業節能改造與煤炭清潔替代。此舉為天然氣行業注入強勁動力,將在工業燃料、電力調峰及低碳技術三大領域直接開辟明確的增長路徑。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明確通過中央預算內資金,重點支持電力、鋼鐵、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并推動煤炭清潔替代與低碳技術創新。該政策為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與資金支持,預計將顯著拉動天然氣在工業燃料、電力調峰及低碳技術融合等領域的消費需求。
一、明確五大支持方向天然氣行業迎來新機遇
《辦法》圍繞五大方向部署資金支持,具體內容如下:
1、重點行業節能改造全面覆蓋
涵蓋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機械等重點行業節能改造,推動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實施規模化改造,并支持供熱、算力等基礎設施能效提升。
2、煤炭清潔替代獲重點支持
重點支持煤電機組和煤化工項目低碳化改造,推動食品、紡織、造紙、印染等行業實施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的清潔能源替代。同時,鼓勵城鄉居民采用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供暖方式。
3、循環經濟構建綠色發展體系
支持園區循環化改造、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綠色分揀中心建設,以及可降解塑料和“以竹代塑”產品的生產與應用。
4、低碳示范項目引領技術突破
鼓勵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推動零碳園區、零碳運輸走廊建設,支持綠色甲醇、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以及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
5、基礎能力建設強化監管支撐
重點支持政府投資的碳排放計量、統計、監測等基礎能力建設項目。
在資金支持比例上,除基礎能力建設項目對地方政府按東、中、西、東北地區分別支持60%至80%之外,其余項目原則上支持核定總投資的20%,中央和國家機關項目可獲全額安排。
二、三重機遇開啟天然氣消費增長路徑清晰
作為當前最現實、最成熟的清潔替代能源,天然氣將在本輪政策推動中迎來三方面的發展機遇:
1、工業“煤改氣”步入加速通道
政策明確將食品、紡織、造紙等行業的燃煤鍋爐、窯爐清潔替代列為重點支持方向。天然氣憑借其供應穩定、改造成本低、燃燒清潔等優勢,成為替代煤炭的首選能源,工業領域天然氣消費需求有望持續提升。
近期,河北、湖北等地已針對部分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出臺清潔能源替代方案,進一步推動天然氣在工業燃料中的替代進程,顯示出地方層面已積極落實相關轉型舉措。
2、氣電調峰價值進一步凸顯
盡管當前政策著力于煤電低碳化改造,但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天然氣發電憑借快速啟停、靈活調峰的特性,將在保障電網穩定、彌補可再生能源波動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氣電發展打開長期空間。
據
3、推動天然氣與低碳技術融合
近年來,我國在天然氣與低碳技術融合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例如,浙能集團于2025年8月成功研制出兆瓦級天然氣混氫燃機,其1.5兆瓦樣機在摻氫及純氫工況下運行穩定,熱效率超過28%,氮氧化物排放低于50mg/Nm,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未來隨著政策對“低碳零碳負碳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天然氣企業可積極布局天然氣摻氫、天然氣制氫、碳捕集等技術研發與示范,拓展天然氣在清潔能源體系中的戰略角色。
三、中央資金撬動轉型政策引導強化天然氣戰略地位
《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出臺,標志著國家以真金白銀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決心。對天然氣行業而言,這一政策不僅直接拉動工業燃料替代的即時需求,更為氣電調峰和低碳技術融合提供了長期發展基礎。
總體來看,該政策通過資金支持明確了三大發展路徑:短期看工業“煤改氣”的需求爆發,中期看氣電調峰的穩健增長,長期看低碳技術的價值重塑。在“雙碳”目標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天然氣已從過渡能源升級為關鍵橋梁,其市場空間與戰略價值將進入新一輪提升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