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25日從多家煤炭和天然氣企業了解到,近期由于北方氣溫持續下降,大型煤炭天然氣生產基地都在加大保供力度,確保民生供暖的需要。

隨著東北地區進入采暖季,位于內蒙古東部的煤炭企業迎來生產高峰期。在扎哈淖爾露天煤礦記者看到,無人駕駛卡車有序往返于生產現場。煤炭破碎機、膠帶機、裝車站高效運轉,正將開采出的煤炭源源不斷的裝上火車。當前,每天發運火車12列以上,平均日煤炭供應量達4.5萬噸。

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扎哈淖爾露天煤礦礦長徐勇超介紹,現場百余臺無人駕駛卡車累計完成剝離土石方850萬立方米。儲存能力,當前庫存煤已達35萬噸,可以在降雪等惡劣氣候條件下,保證7天以上的煤炭外運量。

同樣在內蒙古,華能伊敏煤電公司供熱管網近日正式向呼倫貝爾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供熱,這也是國內高寒地區最長距離的供熱項目,供熱覆蓋17.3萬平方米、853戶居民。解決當地傳統土鍋爐采暖污染問題,項目利用供熱管道余熱為供水管道伴熱,從技術上解決了高寒牧區冬季供水管道易凍損的長期難題。

新疆北疆地區近日出現首場降雪,氣溫持續下降。國家管網集團迅速響應,加速推進新疆天然氣上下載項目建設,新增氣量同比增加4.2億立方米,全力保障天然氣穩定輸送。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市場部客戶經理王曉波介紹,2025年已累計向烏魯木齊周邊供氣超過28億立方米。目前,每日向烏魯木齊供氣超1200萬立方米,為冬季保供增加了更多“底氣”。

在我國最大天然氣生產基地長慶油田,2025年累計投產新井超千口、產氣量超400億立方米。在冬季保供時期,將為50多個大中城市提供民生用氣。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氣田開發事業部常務副經理劉雙全介紹,當前,長慶油田日產天然氣量保持在1.3億立方米以上運行。長慶油田儲氣庫群提前25天開始注氣,目前已注氣23億立方米,完成計劃注氣量的101%,確保高峰期供氣“頂得上、穩得住”。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供應企業,中國石油目前日供氣量已超6.8億立方米,較月初增加近1億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