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管網是氣田的‘主動脈’,只有它安全無恙,氣田才能平穩運行。”10月22日,蘇里格集輸管理中心技術員趙宇琛注視著監控屏幕介紹,“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11條325公里干線清管作業,進度達46%,累計清除管道積液452.95立方米。”這是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氣三廠對蘇里格氣田骨架管網進行的入冬前深度“體檢”,旨在消除集輸瓶頸,全力保障冬季供氣穩定。
作為蘇里格氣田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單位,采氣三廠堅持“一切為了民生用氣”,將冬季保供作為全年重點攻關課題。該廠提前謀劃、全面部署,科學編制冬供方案,細化任務指標,統籌生產指揮,精細運行調控。自10月以來,日產天然氣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全力滿足下游用氣需求。
“廠里將生產任務逐級分解至作業區、集氣站和單井,形成‘自上而下下達任務、自下而上保障產量’的管理機制,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確保穩產保供工作平穩有序。”生產運行部副主任楊波表示。該廠嚴格執行上級指令,科學調配氣井產量,實時跟蹤監測,及時處置突發問題。同時通過倒排計劃、緊盯“鉆試投”及地面工程進度,加快新建產能建設,推動天然氣供需動態平衡。
為確保設備正常運行,該廠在入冬前組織4個作業區、7座處理廠完成管線保溫3582米、閥門保溫1205個、井口保溫308口,并及時更新應急儲備物資。
“我們依托數字化生產指揮系統,嚴密監控氣井、管線及設備運行狀態,加密日常巡查與無人機巡檢頻次,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無縫監控。”采氣工藝研究所副所長張作超介紹。
為實現氣井高效生產,地質與工藝研究所組建技術攻關小組,按產能貢獻對新老井分類施策、精細維護。通過建立“一類一策、一段一法”的全生命周期排水采氣體系,持續推進泡排、柱塞、管柱三項增產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