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免费看,91成人在线免费,伊人婷婷色,本道综合精品,色爱精品奇米一区二区三区,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网,av激情网站

  • 歡迎光臨燃氣表信息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前沿 » 創新技術 » 正文

四川技術實現“水面油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05  瀏覽次數:1054
     一株不起眼的浮萍,和汽車能發生什么樣的關系?繼去年薯類高效乙醇轉換技術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院研究員趙海率領的團隊,又在生物能源領域取得新的突破。通過從水面植物浮萍中提取淀粉,形成乙醇燃料,可為機動車提供動力。

跟以往利用玉米等谷物原料生產生物燃料有所區別的是,浮萍廉價,利用廢水生長且生長速度極快。可以避免生物能源領域多年來“要燃料還是要糧食”的爭議。因此,專家認為,浮萍生物能源的推廣前景更好。

在把眼光投向浮萍之前,趙海從事新型能源研發的原材料是甘薯。經過技術攻關,趙海團隊把薯類的燃料發酵時間從原來的60小時降到30小時,酒精濃度從原來的5%—6%提高到10%—12%以上。但學術界有不同的聲音,主張薯類作物應該優先用于解決糧食問題。在尋找一種能為更多人接受的生物能源原材料時,趙海團隊找到了浮萍。“目前已穩定實現浮萍淀粉含量達到 40%以上,最高可以達到60%.”趙海告訴記者,這意味著,每株浮萍的能源轉化效率會更高。

趙海說,為了實現規模化,實驗團隊在四川、云南兩地建立浮萍野外大田培育基地,目前已實現在大田條件下浮萍淀粉含量最高可達52.9%.實現每畝水面浮萍淀粉產量達800公斤以上,浮萍生物量積累每年達3噸/畝。“按照每兩公斤淀粉轉化為1.3升乙醇汽油來計算,相當于可以生產520升汽油。”趙海解釋說。

不過,四川現在并沒有納入國家乙醇燃料試點,短期內還難以在川內推廣。趙海打算,先在地膜、包裝等行業率先實現應用。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技術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