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勝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

加快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建議》對“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產業方面,《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可以從“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4個方面來把握。
《建議》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化工、機械、造船等行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等舉措,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釋放出巨大的發展動能和民生紅利。
《建議》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這將催生出數個萬億元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建議》還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新增規模相當于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
《建議》提出實施服務業擴能提質行動,提高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水平等舉措。
此外,《建議》還提出加強基礎設施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舉措。
市場方面,《建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抓好貫徹落實,要把握好“拓展增量、提升效益、暢通循環”這三個關鍵。
《建議》提出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大服務消費,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保持投資合理增長,高質量推進“兩重”項目建設,實施一批重大標志性工程,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等舉措,這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建議》提出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提高民生類政府投資比重,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投資,加強政府投資全過程管理等舉措,將更好地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不斷增進投資的綜合效益。
《建議》提出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舉措,將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種市場障礙,充分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
區域方面,《建議》部署了5方面重點任務,可以歸納為“三個注重”,即注重優化布局、注重新型城鎮化、注重陸海統籌。
將在院內、在醫院之間搭建會診和轉診平臺
看病就醫方面,“十五五”期間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舉措?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表示,希望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得中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左右。為此,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再進一步作出努力和優化。
首先是在服務方向上要全面轉向以健康為中心,讓群眾少得病、更加健康。要求各級政府、社會和個人都要貫徹“預防為主”的理念,積極發展家庭醫生服務,加強健康知識宣傳宣介,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積極管理健康方面的危險因素,讓每一個人獲得更加健康的、有品質的生活。
其次是在服務模式上要突出全鏈條的貫通,讓群眾少得重病、及早康復。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作為攻關和突破的重點,健全早篩早診早治早康復的服務體系,強化多病同防同治,進一步提升健康產出的效率和效果。
今后將在預防端進一步強調精準干預,在治療端強調多學科多專業協同協作,在康復端強調接續服務,在管理端強調長期健康隨訪。同時,在院內、在醫院之間搭建會診和轉診工作平臺,幫助患者科學規范有序便利看病就醫。
最后是服務體系將更加突出公益性和均衡性,讓群眾看病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推進醫療、醫保和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以公益性為導向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同時,加強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協同配合,穩定二級醫院運行,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以人員和服務下沉基層為重點和導向,大力發展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幫扶協同協作關系,推廣和推行巡回醫療、移動醫療和遠程診療,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在家門口附近得到便捷高效、相對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推動分級診療取得更顯著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