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原油田普光氣田消息,近日,中國石化部署在西南地區的首個儲氣庫——清溪儲氣庫正式開啟第三輪注氣任務,為川渝及長江中下游天然氣調峰保供。

清溪儲氣庫俯瞰。(圖據宣漢發布)
清溪儲氣庫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清溪鎮,利用低產低壓枯竭氣藏改建而成,設計庫容3.49億立方米,2022年4月正式投運。其緊鄰普光氣田,通過“川氣東送”管道達化專線實現氣源互補,覆蓋達州、重慶及沿線300萬戶家庭用氣需求,承擔著季節調峰、應急供氣的核心任務。
自2021年投產以來,儲氣庫已安全運行1430余天,累計注氣量突破2.49億立方米,采氣量達1.52億立方米。2024-2025年供氣期,單輪采氣量創6891.6萬立方米新高,日采出氣量可滿足300萬戶家庭需求,成為西南地區能源保供的關鍵樞紐。

技術人員檢查相關設備。(圖據宣漢發布)
2025年,清溪儲氣庫根據“冬春采氣、夏秋注氣”的運行規律,分三輪推進注氣任務。第一輪注氣于4月至6月進行,累計注氣1200萬立方米,重點補充春季采氣后的庫容缺口,為夏季用氣高峰奠定基礎。第二輪注氣于7月至9月開展,通過優化“低部位排水、高部位注氣”協同作業模式,注氣量達1500萬立方米,較首輪提升25%,同時完成設備全面檢修,確保注氣效率最大化。第三輪注氣于10月啟動,作為今冬采氣期前的“最后一輪能量補給”,采用“一井一級一注”模式,日注氣量72萬立方米,目標沖刺3583.9萬立方米年度累計注氣量。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本輪注氣是冬季保供前的‘關鍵一役’。我們通過精細化管理,動態優化開井數量與設備運維,最高日注氣量曾達123萬立方米,為今冬調峰筑牢資源基礎。”
針對清溪儲氣庫“低孔低滲、非均質性強”的地質特點,項目團隊創新多項技術。通過“低部位排水、高部位注氣”動態調整,提升注采效率,2025年注氣階段氣藏壓力回升速度較2024年提升12%。依托物聯網監測系統,實時追蹤井筒壓力、溫度等參數,實現“注氣-采氣-檢修”全流程閉環管理。同時,建立“采氣-輸氣-用氣”聯動響應體系,確保極端天氣下3小時內啟動應急供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