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石油link
來源 / 石油link
中國企業在非洲油氣領域再傳捷報。
南方石化集團旗下永華公司近期與剛果共和國正式簽署一項價值230億美元的油氣合作協議,成功拿下邦加-卡約(Banga Kayo)、霍爾莫尼(Holmoni)及卡約(Cayo)3個油氣區塊的開發權。

根據協議規劃,雙方將圍繞這3個區塊開展綜合開發,核心目標是推動剛果共和國石油產能實現跨越式提升,力爭到2030年將全國石油日產量提高至20萬桶。
這一產能提升目標不僅意味著該國石油生產將迎來革命性突破,更讓該合作協議成為剛果共和國更大范圍經濟與金融戰略的核心支柱。
民營油企新突破
該合作協議于8月正式簽署,剛果能源部長、國務部長與永華公司董事長共同出席簽約儀式。
剛果設定了明確目標:到2050年,將三個許可區塊的累計油氣產量提升至13億桶以上。
從項目內容來看,其核心并非單一的原油開采,而是涵蓋“油氣開發+綜合利用”的一體化布局。
在原油開發之外,項目還包含一套系統的天然氣利用計劃——將分階段擴大 LNG(液化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丁烷及丙烷的生產能力,既滿足剛果國內能源需求,也為后續出口奠定基礎。
同時,項目的一體化開發特征十分突出,配套規劃了可擴展的天然氣處理基礎設施、現場發電系統及水管理系統,這些設計不僅旨在提升開發效率,更致力于為當地社區創造實際利益。

事實上,永華公司在剛果的油氣業務早已布局。2024年,剛果石油部長與永華石油公司針對Banga Kayo區塊簽署了修訂后的《產量分成合同》(PSC)。
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該區塊正式進入開發階段,更彰顯了剛果開發未探明油氣資源的堅定決心。
修訂后的 PSC 明確了 “三階段發展計劃”,既體現出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在非洲油氣項目開發中的關鍵價值,也為區塊資源的商業化利用提供了清晰路徑。
目前,該區塊已部署約237-250口鉆井,日均原油產量約4.5萬桶,正逐步接近5萬-8萬桶/日的峰值產量目標。
對于剛果的油氣開發進程,非洲能源商會執行主席給予高度評價:“在油氣部的主導下,剛果共和國正積極推進油氣資源開發,其高效的資源開發模式為其他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提供了范例。隨著產能擴張計劃的落地,剛果有望通過戰略性油氣投資,釋放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新機遇。”
油氣格局新動向
近兩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洲油氣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均實現顯著提升。
在具體項目層面,除了此前所述的永華公司與剛果合作的230億美元油氣一體化項目外,2024年以來有多項重要合作達成。
2025年7月,中曼石油與阿爾及利亞簽署Zerafa II區塊天然氣勘探開發合同;2月份,中國石化與阿爾及利亞簽署HBAN區塊油氣投資項目合同。
事實上,中國石化與阿爾及利亞的合作早有基礎,2023年便已簽署Zarzaïtine油田聯合開發協議。
此外,中國海油于2024年5月與莫桑比克能礦部簽署五個區塊(A6-D、A6-E、A6-G、S6-A、S6-B)的石油勘探與生產特許合同。根據協議,中國海油將擔任聯合作業者,且這四個區塊的一階勘探期均設定為4年。
值得關注的是,永華公司、中曼石油等企業與非洲國家簽訂油氣勘探開發合同,標志著中非油氣合作已發生重要變化,參與非洲油氣勘探開發的企業不再局限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傳統“國家隊”,民營企業已成為新的生力軍,進一步豐富了中國企業參與非洲油氣合作的主體結構。
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油氣合作還呈現出鮮明的綜合化特征,展現出中非油氣能源合作模式的升級趨勢。
以永華公司與剛果(布)的合作協議為例,合作內容不僅涵蓋核心的油氣勘探開發,還延伸至天然氣處理、LNG/LPG生產、現場發電及水管理系統等配套領域,形成了全鏈條的綜合解決方案。